在当今数字时代,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疑引领了前所未有的创新浪潮。然而,这种技术的滥用现象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。小米集团创始人兼CEO雷军近日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强AI换脸拟声违法侵权重灾区治理的重要建议,呼吁对这一日益严重的法律问题给予高度重视。
随着人工智能深度合成技术的广泛应用,AI换脸与拟声这一概念正迅速渗透到影视、广告、社交等多个领域。尽管这些技术因其趣味性和传播效果而受到热捧,但雷军却警惕地指出,随之而来的不当结构和滥用现象正成为社会安全的隐患。这一现象不仅侵犯了个人的肖像权和名誉权,更可能造成信息的误导,误导社会对真实事物的认识。
回顾雷军去年国庆期间所经历的事件,不少网友利用这一技术捏造了雷军语音包,通过伪造雷军的声音进行恶搞,内容涉及吐槽假期甚至攻击性评论。对此,雷军无奈地表示,这样的玩笑确实让他感到困扰,且对他的形象造成了影响。可以看到,这种现象不仅损害了个人权益,也挑战了社会公序良俗。
加快单行法立法进程:呼吁立法机关尽快推动相关单行法的制定,以确保新兴技术在安全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,将法律位阶提升至相应高度。
强化行业自律共治:强调各大科技平台及企业应共同承担监管责任,落实自律措施,确保技术应用合规。
普法宣传力度增大:建议政府加大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,让公众提高警惕性和鉴别力,知晓何为合法与非法的界限。
加强数据保护与隐私安全:提倡企业在进行算法设计和模型训练时,遵循个人数据保护原则,避免算法制造的误导性结果。
鼓励技术创新与合规交互:在不影响技术发展的基础上,积极开展技术革新,促进合法合规的应用场景探索。
法律专家表示,雷军所遭遇的事件显然触碰了法律的红线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自然人拥有肖像、声音等权利,任何个人或组织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伪造均属侵权行为。雷军所提到的这场“语音包”风波,已涉及到了侵权方向的反面案例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。2023年,国家网信办、工信部、公安部联合出台政策,明确规定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、传播违法信息。此外,2024年产业发展政策也提出要标识AI生成内容,以帮助公众进行辨别,防止不实信息的传播。
雷军的提议不仅关乎个人权利的维护,更折射出整个社会对于新兴技术的合规使用意识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,如何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保障个人权益,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课题。这需要法律、行业、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发力,以建立一个更加友好、安全的数字生态环境。
我们相信,随着雷军等科技领导者的呼声,未来会有更多针对AI换脸与拟声技术的法律保护措施出台,推动技术的健康有序发展,同时也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安全的网络环境。在此,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这一问题,并积极参与到法律的普及和监督中来。只有如此,才能真正实现“以人为本、智能向善”的目标,为我们的未来保驾护航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